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杂粕替代豆粕在猪日粮中的应用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 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10-24 10:25

为充分挖掘利用杂粕资源,积极引导生猪养殖行业减少豆粕用量,促进饲料粮节约降耗,形成以下指导意见,供业内参考。

一、杂粕的选择与处理

1.杂粕种类的选择:猪饲料中常用的杂粕包括菜籽饼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葵花粕、芝麻粕、玉米胚芽粕、棕榈粕、亚麻饼粕和胡麻饼粕等。

2.质量控制:选择新鲜、无霉变、无异味且符合饲喂标准的杂粕,确保其营养成分稳定且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要注意控制杂粕中的抗营养因子,避免对猪造成危害。

3.加工处理:合理使用粉碎、膨化、制粒等方式处理杂粕原料,控制其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饲料硬度等指标,改善适口性。通过蒸汽处理消毒技术、生物发酵和体外酶解等预处理技术,降解杂粕中的游离棉酚、植酸磷和氢氰酸等抗营养因子,增加有益物质,实现养分预消化,提高氨基酸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二、配方设计

1.营养需求:根据猪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确定日粮适宜的蛋白含量、净能水平和可消化氨基酸含量,减少豆粕等蛋白原料的使用量。不同生理阶段猪的维生素、矿物质等需要量可参考《猪营养需要量》(GB/T 39235)。

2.杂粕营养价值评价:准确测定杂粕原料的化学成分、有效能值、氨基酸消化率等营养价值参数,综合考虑因产地、品种、加工工艺等变异因素带来的参数差异,建立相应的营养价值数据库和动态参数模型。

3.氨基酸平衡:杂粕替代豆粕后,需确保日粮中氨基酸的平衡。通过杂粕的净能值和可消化氨基酸含量等参数,准确测定杂粕的氨基酸组成及其消化率,根据猪的营养需求额外补充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以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4.能氮平衡:实现能氮平衡的关键在于净能与赖氨酸的平衡,确保日粮中净能与赖氨酸比例适宜,以达到最优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同时还能有效减少饲料原料能量或氨基酸消耗的目标。

5.其它:在利用杂粕替代豆粕时,还需要关注脂肪酸(补充亚油酸或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平衡等。适当添加油脂类饲料,提高日粮能量密度。补充维生素及钙、磷、锌等微量元素,避免因低豆粕日粮造成的营养失衡,确保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健康。

三、注意事项

1.适量替代:掌握合理的替代比例,避免过量使用,例如普通菜籽饼粕可替代40%~50%的豆粕,花生饼粕在猪饲料中用量一般不超过10%,未脱壳的葵花粕在生长育肥猪饲料中的用量一般不超过5%,棕榈粕在猪饲料中的应用一般不超过5%。

2.逐步替代:在替换过程中,应逐步增加杂粕的比例,让猪逐渐适应新的饲料配方,避免突然更换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等问题。如有类似问题发生,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或饲养管理措施。

3.定期检测:在替代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猪的生长状况、健康状况和饲料利用率等指标,定期进行监测,以评估低豆粕日粮的实施效果。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日粮配方,确保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4.环境管理:良好的饲养环境对于猪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应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良好的通风条件等。

附件:

分享到: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