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5年春季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意见
来源:
种植业办
发布时间:
2015-03-16 00:00
2014年的暖冬及冬旱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病虫害越冬,加之部分病虫害越冬基数偏高,预计2015年我市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小麦蚜虫、玉米螟、稻飞虱、棉蚜、棉盲蝽呈中等偏重发生;小麦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粘虫、二化螟、棉铃虫、玉米褐斑病、水稻纹枯病呈中等发生;麦叶蜂、二点委夜蛾、棉叶螨、小麦白粉病、稻瘟病、棉花枯黄萎病呈偏轻发生。具体防治意见如下:
一、春季麦田除草及病虫防治
(一)春季麦田除草
3月底4月初,做好麦田杂草除治。当年生杂草三叶一心期、越年生杂草新叶长出后进行防治。以播娘蒿、荠菜、灰菜、葎草、田旋花、地肤为主的用单嘧磺酯、苯黄隆、氯氟吡氧乙酸、2,4-滴丁酯兑水喷雾;以雀麦、野燕麦为主的禾本科杂草用氟唑磺隆兑水喷雾;以看麦娘、野燕麦为主的禾本科杂草用精噁唑禾草灵兑水喷雾;以碱茅为主的用炔草酸兑水喷雾。
(二)麦田病虫防治
重点是做好小麦蚜虫、吸浆虫、白粉病防治。5月份,当小麦抽穗达50%左右,麦蚜百株蚜量达500头时,结合“一喷三防”和“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项目,实施大面积统防统治。亩喷施: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克+0.3%磷酸二氢钾8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80%敌敌畏乳油60 毫升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克+0.3%磷酸二氢钾80克。
二、春播作物病虫害防治
(一)玉米病虫防治
1.播前药剂拌种。5月上中旬做好播种前药剂拌种工作。利用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或用含有上述成分的种衣剂包衣,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耕葵粉蚧等地下害虫,同时可兼治苗期蓟马、蚜虫(矮花叶病传毒介体)及灰飞虱(粗缩病传毒介体)等。
2.一代玉米螟和二代粘虫防治。6月中下旬重点做好一代玉米螟和二代粘虫防控。一是释放赤眼蜂寄生一代玉米螟卵,二是喇叭口期喷洒Bt制剂、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防治玉米螟和粘虫幼虫。
3.二点委夜蛾防治。二点委夜蛾防治以小麦收获后田间麦秸和麦糠覆盖厚的夏玉米田块为重点。重点防控时期是在麦收后到夏玉米6叶期前。一是深耕冬闲田:对前茬为棉田、豆田等冬闲田且没有秋耕的地块进行深耕,破坏二点委夜蛾越冬幼虫栖息场所,减少虫源基数。二是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消除二点委夜蛾幼虫隐蔽危害的适生环境。三是播后苗前喷雾:在夏玉米播后出苗前,使用甲维盐、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借助于高压喷雾器打透覆盖的麦秸,杀灭在麦秸上产卵的成虫、卵及幼虫,出苗后对大龄二点委夜蛾幼虫发生严重地块可局部喷药防治,顺垄喷撒药液,或用喷头直接喷淋根茎部,直接毒杀大龄幼虫。
4.玉米褐斑病及大小斑病防治。6月下旬,做好春玉米褐斑病及大小斑病防控,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二是在玉米心叶末期(褐斑病在玉米8-10叶期),叶面可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喷1?2次。
(二)水稻病虫防治
重点做好播前药剂拌种,稻水象甲、稻飞虱、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防治。4月上旬做好种子处理,采用咪鲜胺和赤·吲乙·芸苔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培育壮秧,用吡虫啉种子处理剂拌种或浸种预防灰飞虱。做好秧田阻隔防控,用2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阻隔育秧,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及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4月下旬,在秧田和插秧期大田沟埝、田埂使用低毒、低残留醚菊酯、灭杀威化学农药防治越冬稻水象甲成虫和灰飞虱。5月下旬田间放置性诱剂诱杀越冬代二化螟成虫。6月上旬,水稻分蘖期释放稻螟赤眼蜂寄生一代二化螟卵。6月下旬,水稻分蘖期喷施BT生物制剂和氯虫苯甲酰胺化学农药防治一代二化螟幼虫,喷施噻嗪酮、吡蚜酮防治稻飞虱,喷施枯草芽孢杆菌、井冈毒素生物农药和三唑酮、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化学农药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和恶苗病。
(三)棉花病虫防治
重点做好播前药剂拌种,棉蚜、棉肓蝽、棉铃虫、棉花枯黄萎病防治。4月中旬播种前做好药剂拌种工作。选用70%或60%吡虫啉种子处理剂、46%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等药剂与苯醚甲环唑、萎锈·福美双、咯菌腈等杀菌剂混合处理种子。5月份棉花苗期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高氯吡防治苗蚜,喷施丙溴磷、氟啶虫胺腈、马拉硫磷防治棉盲蝽。6月份蕾期,喷施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苯甲酸盐、阿维菌素防治棉铃虫,喷施哒螨灵、克螨特、阿维菌素防治棉叶螨,喷施乙蒜素、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咪鲜胺等防治枯萎病、黄萎病。初见病株时防治,控制病情扩展。
一、春季麦田除草及病虫防治
(一)春季麦田除草
3月底4月初,做好麦田杂草除治。当年生杂草三叶一心期、越年生杂草新叶长出后进行防治。以播娘蒿、荠菜、灰菜、葎草、田旋花、地肤为主的用单嘧磺酯、苯黄隆、氯氟吡氧乙酸、2,4-滴丁酯兑水喷雾;以雀麦、野燕麦为主的禾本科杂草用氟唑磺隆兑水喷雾;以看麦娘、野燕麦为主的禾本科杂草用精噁唑禾草灵兑水喷雾;以碱茅为主的用炔草酸兑水喷雾。
(二)麦田病虫防治
重点是做好小麦蚜虫、吸浆虫、白粉病防治。5月份,当小麦抽穗达50%左右,麦蚜百株蚜量达500头时,结合“一喷三防”和“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项目,实施大面积统防统治。亩喷施: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克+0.3%磷酸二氢钾8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80%敌敌畏乳油60 毫升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克+0.3%磷酸二氢钾80克。
二、春播作物病虫害防治
(一)玉米病虫防治
1.播前药剂拌种。5月上中旬做好播种前药剂拌种工作。利用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或用含有上述成分的种衣剂包衣,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耕葵粉蚧等地下害虫,同时可兼治苗期蓟马、蚜虫(矮花叶病传毒介体)及灰飞虱(粗缩病传毒介体)等。
2.一代玉米螟和二代粘虫防治。6月中下旬重点做好一代玉米螟和二代粘虫防控。一是释放赤眼蜂寄生一代玉米螟卵,二是喇叭口期喷洒Bt制剂、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防治玉米螟和粘虫幼虫。
3.二点委夜蛾防治。二点委夜蛾防治以小麦收获后田间麦秸和麦糠覆盖厚的夏玉米田块为重点。重点防控时期是在麦收后到夏玉米6叶期前。一是深耕冬闲田:对前茬为棉田、豆田等冬闲田且没有秋耕的地块进行深耕,破坏二点委夜蛾越冬幼虫栖息场所,减少虫源基数。二是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消除二点委夜蛾幼虫隐蔽危害的适生环境。三是播后苗前喷雾:在夏玉米播后出苗前,使用甲维盐、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借助于高压喷雾器打透覆盖的麦秸,杀灭在麦秸上产卵的成虫、卵及幼虫,出苗后对大龄二点委夜蛾幼虫发生严重地块可局部喷药防治,顺垄喷撒药液,或用喷头直接喷淋根茎部,直接毒杀大龄幼虫。
4.玉米褐斑病及大小斑病防治。6月下旬,做好春玉米褐斑病及大小斑病防控,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二是在玉米心叶末期(褐斑病在玉米8-10叶期),叶面可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喷1?2次。
(二)水稻病虫防治
重点做好播前药剂拌种,稻水象甲、稻飞虱、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防治。4月上旬做好种子处理,采用咪鲜胺和赤·吲乙·芸苔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培育壮秧,用吡虫啉种子处理剂拌种或浸种预防灰飞虱。做好秧田阻隔防控,用2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阻隔育秧,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及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4月下旬,在秧田和插秧期大田沟埝、田埂使用低毒、低残留醚菊酯、灭杀威化学农药防治越冬稻水象甲成虫和灰飞虱。5月下旬田间放置性诱剂诱杀越冬代二化螟成虫。6月上旬,水稻分蘖期释放稻螟赤眼蜂寄生一代二化螟卵。6月下旬,水稻分蘖期喷施BT生物制剂和氯虫苯甲酰胺化学农药防治一代二化螟幼虫,喷施噻嗪酮、吡蚜酮防治稻飞虱,喷施枯草芽孢杆菌、井冈毒素生物农药和三唑酮、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化学农药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和恶苗病。
(三)棉花病虫防治
重点做好播前药剂拌种,棉蚜、棉肓蝽、棉铃虫、棉花枯黄萎病防治。4月中旬播种前做好药剂拌种工作。选用70%或60%吡虫啉种子处理剂、46%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等药剂与苯醚甲环唑、萎锈·福美双、咯菌腈等杀菌剂混合处理种子。5月份棉花苗期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高氯吡防治苗蚜,喷施丙溴磷、氟啶虫胺腈、马拉硫磷防治棉盲蝽。6月份蕾期,喷施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苯甲酸盐、阿维菌素防治棉铃虫,喷施哒螨灵、克螨特、阿维菌素防治棉叶螨,喷施乙蒜素、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咪鲜胺等防治枯萎病、黄萎病。初见病株时防治,控制病情扩展。
分享到: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