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  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
天津市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简报 第3期(总第31期)
来源: 指导推动处 发布时间: 2023-03-10 17:37

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扎实推进驻村扶持工作


市交通运输委驻蓟州区下窝头镇永乐村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部署要求,从全局上谋划、在关键处落子,以务实有效的招法举措,推动扶持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振兴路径。始终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赢得民心”,练就“脚力”硬功夫,在破解问题、推动发展、为民服务中走出“新天地”。一是坚持群策群力,找准发展薄弱点。对照“五大振兴”要求和“五增五提升”标准,深入开展走访调研,逐户走访村民200余人,从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5个方面进行详尽调查,集思广益收集群众需求和意见建议30余条,摸清了影响村庄发展的6大类6个重难点问题。二是多方把脉会诊,找实扶持发力点。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走访考察相邻村、镇发展经验20余次,主动向农业专家请教求帮,科学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同时,建立扶持工作台账,将规划事项具体到事、责任到人、限时到月,务求用2-3年时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紧跟政策要求,优化举措关键点。对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最新决策部署以及市委、蓟州区委工作要求,将“发展特色农业”“实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等内容充实到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之中,明确紧密对接、有力承接的具体化抓手6项,确保扶持工作精准有效、落实到位。

二、坚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针对永乐村无村办企业、无传统特色产业的实际,确定了“特色发展、招商引资”的产业振兴思路。一是加大产业招引力度。先后组织村“两委”学访考察5次,组织村企业对接会9次,参会企业累计60余家,其中包括央企3家、上市公司5家,签订合作意向12个。邀请30余个重点企业家沉浸式考察永乐村产业、生态和地理环境,与中铁建设集团华北公司资产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运输业务优先从本村从业人员中选取。二是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引入生长周期21天,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较大的药食同源蔬菜“菊苣”种植,与禹道家庭农场结成帮扶对子,共同推动项目落地。驻村第一书记先后8次联系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20余人,最终设计并制造了仅占地8㎡、适合村民自家庭院种植,可调控水、光、温等条件的菊苣“软化柜”,目前已在村委会试种成功,近期进行推广。三是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在农业项目中的应用,先后邀请中科院、天津科技大学等专家团队与农民技术能手对接20余次,推动双方联合研发适合庭院经济发展的小型新型设施,共申请实用型专利5件。在第一代“软化柜”的基础上继续研发多功能庭院新型智能培植室,样机将在今年5月初投入试运行,可实现10平米的小院年均增收1000元左右。

三、坚持文化赋能,持续涵养乡风文明。坚持将文化振兴贯穿驻村帮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村级文化事业发展。一是整合力量开展结对互助。在镇党委的指导下,紧密对接同在蓟州区下窝头镇帮扶的天津理工大学2个驻村工作队,共同打造“便民服务驿站”,开展公益讲座、法制讲座10余次。借助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员都是大学老师的优势,帮助在校中小学生辅导作业,打造“第二课堂”和“知识宝库”,赢得村民一致好评。二是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广泛动员企业爱心人士捐资5万余元,购置了卡拉OK、大鼓、镲、儿童游乐设施等20余件,配备了大屏幕电视、舞龙道具等文体用品6套,让村民文娱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载体。三是推进文化与生态融合发展。多方筹措资金16万余元,对村民广场进行了增绿扩绿100平米,对两侧道路进行绿化美化300平米,新建了永乐村特色的党建文化墙,为村委会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供了有形抓手。

四、坚持资源整合,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建立了与企业、院校、专家、商会以及其他村之间的互助联系,成立了独具特色的联合社、互助社。一是解决村民“卖菜难”的问题。整合天津市城乡蔬菜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力量,将30多户小散蔬菜种植户进行集中统管,广泛对接城镇经营商户100余个,建立起稳定、持久的蔬菜供应关系,为蔬菜从田间到市民之间搭建直供平台,减少中间商环节,打通村民种菜、卖菜“最后一公里”。二是保障农户市场主体地位。与市合作交流办、中海油天津公司驻宝坻区经济薄弱村工作队共同发起成立了跨区专业联合社,成员单位20余个,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让农民介入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帮助销售本地农产品蔬菜5万余斤,其他农副产品20万元。三是推动农民合作社组团发展。针对当前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集约化水平低、产销衔接不畅等问题,牵头组织成立跨村、跨镇、跨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3个、农民家庭农场互助社5个,有效发挥了资源整合优势,帮助解决了薄弱村发展中的人才、资金、销售难题3个,不仅壮大了产业,还降低了经营成本,为村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附件:

分享到: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