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  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
天津市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简报 第13期 (总第27期)
来源: 指导推动处 发布时间: 2022-12-01 17:27


推动农村群众体育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更多体育资源向基层下沉,进一步做实乡村地区体育工作,市体育局结合乡村地区地理、生态、民俗等特色,通过引进体育赛事、发展体育产业、援建基础设施、开展大众健身等行动,全力助推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创新完善农村体育顶层设计。结合我市实际,市体育局针对推动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综合发展,促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创新发展,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助力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天津市推动乡村全民健身工作发展实施方案》《天津市乡村体育休闲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天津市体育局关于扶持经济薄弱村健身广场体育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天津市实施乡村战略实绩考核办法(体育工作)》等制度文件,积极推动农村地区体育蓬勃开展,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二是健全建强农村体育工作组织。支持各级农民体育协会发展,指导各涉农区成立武术协会、排球协会、健身操舞协会等体育专项组织,提升农民体育活动专业化和体育健身的科学化水平。在全市农村广泛推动建立社区健身会,将建设农民群众身边健身组织的工作形成常态化。推进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开展,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3.3万余名。这些与农民群众靠得近、贴得紧的体育社会力量和组织,活跃在为农民群众服务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鼓励农民至少有1项运动爱好或掌握1项传统运动项目,参加至少1个健身组织,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半小时,使乡村百姓能够就近享受便捷、专业的体育健身服务。

三是提档升级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大力实施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支持涉农区构建区、乡镇、村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有条件的村体育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将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重点工作,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平均每年投入约5000万元,支持农村体育设施不断健全完善。武清区体育中心、西青区体育中心和宁河区全民健身中心等区级大型公共体育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更新5000余个行政村健身园,新建健身广场300余个、笼式足球场100余个、多功能运动场150余个、街镇全民健身中心70余个、智能健身设施150余个、登山步道62条,还修建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体育设施,在保障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提高群众身体素质、促进社会繁荣和谐、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的已成为农村群众经常光顾的“网红打卡地”。

四是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健身活动。从足、篮、排等传统竞技项目到田间地头的趣味健身休闲体育活动,从国际智能体育大会等高科技竞赛到天津特色传统体育活动,从公园健身大会到京津冀民间体育交流活动,将农民身边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都囊括进来,举办了环团泊湖自行车赛、森林马拉松比赛、百城千村健身气功比赛、农耕趣味运动会、农民广场舞大赛等高水平品牌赛事活动,市、区两级组织的农民健身赛事活动年均达到330场,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

五是“体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利用蓟州区独特的山地自然条件,在10个山区乡镇的48个旅游特色专业村,修建登山步道62条,总长度达120余公里,带动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有效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附近村的旅游也被明显带动。利用登山步道组织的户外健身活动,每年直接吸引300多万健身爱好者前来参赛交流,带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群众性户外健身活动广泛展开,品牌效益更加凸显。此外,投入体育引导资金支持宝坻、西青、静海等区体育制造业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将大型赛事引入滨海新区、武清区、静海区、东丽区,极大拉动当地服务业发展。打造东疆港海上运动基地、团泊湖自驾车运动营地、海河水上运动基地等多元化时尚健身休闲营地,推动高端健身休闲产业发展,为加速乡村振兴进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体育支撑。


附件:

分享到: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