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2020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按照《2020年天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的要求,现公布2019年我市农资打假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典型案例,对部分区予以表扬,供各区学习借鉴。各区农业农村部门要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溯源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宝坻区农业农村委查处经营有效成分不足农药案
在开展全市农药市场交叉执法检查时,宝坻区农业农村委抽检辖区内张某某农药经营部销售的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经检测,该样品高效氯氟氰菊酯质量浓度为7.0g/L,判定为不合格。2019年2月,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涉案农药产品,罚款20000元。
二、武清区农业农村委查处经营未审先推玉米种子案
接市级部门案件移送,经武清区农业农村委调查,辖区内黄庄街种植的36亩玉米属未审定品种,由武清区占山农资经营部经营。2019年11月,武清区农业农村委对武清区占山农资经营部负责人王某某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罚款20000元。
三、宝坻区农业农村委查处经营不合格兽药案
执法人员在辖区内养殖场抽取当事人陈某某销售的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炎可抗)。经调查,涉案产品的外包装标注与实际包装规格不符,且所附兽药二维码在国家兽药综合查询系统中未入库,判定该产品不符合规定。2019年8月,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630元。
四、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查处张某某在养殖过程中非法添加盐酸克伦特罗案
接卫健部门提供线索,经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委调查养殖户张某某在饲养肉羊过程中非法添加盐酸克伦特罗。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委及时将涉案肉羊进行了隔离饲养。2019年10月,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将此案移交公安滨海新区分局。
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