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农业中心所属单位市水产所主持完成的“滨海型盐碱水环境调控与水产综合养殖模式构建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组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津市科技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及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等项目,经15年联合攻关、研发与创新,形成水质调控精准、适养品种丰富、养殖模式多样的盐碱水水产养殖发展支撑体系,并进行了产业化应用。
在技术层面,项目组一是对本地区养殖水环境及生物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盐碱水源水、地表流水及盐碱池塘水中细菌群落结构,明确了天津滨海型盐碱水水环境特征,发现了凡纳滨对虾养殖池细菌组成特征及其对虾健康的指示作用,掌握了本地区初级盐田虾生态养殖环境特征。二是开发了盐碱水水质精准调控技术,探明了溶氧、浮游植物对盐碱池塘pH的影响机制;探索了斜生栅藻对盐碱水体阳离子的去除能力;明确了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池塘环境及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组成的调控作用,揭示了其通过调控免疫相关酶活及基因以提高对虾抗病力的作用机制;开发了盐碱池塘pH、阳离子、NH3-N、NO2-N、有益菌等精准调控技术。三是筛选了耐盐碱种养殖对象。筛选出能有效去除养殖水体N、P的耐盐碱浮床植物6种,研究了盐度等因子对蕹菜NH3-N、PO43-吸收的影响及水体中N、P浓度对蕹菜生长的影响,构建了池塘原位植物净化和组合净化系统;筛选出耐盐碱养殖品种20种(类),开发了耐盐碱鱼类大口黑鲈繁养技术。四是构建了盐碱水综合养殖模式。开发出渔农耦合净化循环养殖等低盐性盐碱水养殖模式12种、鱼虾贝蜇多营养层次等中盐性养殖模式2种、适用于多盐性盐碱水的盐田立体生态养殖模式1种及对虾病害生物防控模式12种,并产业化应用,近3年应用面积24.5万亩,新增利润5491.89万元。
项目组开发的盐碱水水质精准调控技术与水产综合养殖模式,先进、适用、创新性强,获9件授权专利,发表论文21篇、地标2项、专著2部,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盐碱水水产养殖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天津市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天津市兴盛海淡水养殖有限责任公司。